“你就别回来了!”当我急切地想回家看看7个月大的儿子时,妻子在电话里给我浇了一盆冷水。
我叫蔡新宾,是惠民县纪委监委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是桑落墅镇哨马张村驻村“第一书记”。
疫情来袭后,我们村第一时间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志愿者成立党员先锋队,实行包户到人,逐户开展地毯式摸排,重点排查有无从疫情高发地返村或有接触史的人员,建立本村重点人员台账,落实好重点人员防疫政策。
为防止疫情蔓延,村内设立防疫卡点,我们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值守,对过往村民及时劝阻,把好病毒进村的第一道关口。做好环境消杀工作,守护群众健康。我也是消杀队的一员,每次四五十斤的消杀喷雾器一背就是大半天,压得脊背生疼,但村里年纪比我更大的老党员们,却从不叫苦叫累,为村里默默地付出着。
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后,核酸采集志愿者急剧短缺。村干部们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担当,穿上防护服,化身“大白”,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检测信息预登记,保证应登尽登、应检尽检。村里人员太多,大家排队做核酸时,稍不注意就靠拢到一块儿。
我们只能来回的大声提醒,几天下来,大家都嗓子冒火,嗓音嘶哑。
每轮核酸检测都要持续几个小时,时间一长,不透气的防护服把人憋得难受。这一次,我实在太想儿子,按规定脱下防护服处置后,就急切地和儿子视频通话,谁知道每次看到我都很开心的儿子,这次竟然大哭起来。“你看看你,脸都被勒成啥样了还视频,不吓到儿子才怪。”妻子提醒后我才发现,我脸上有两道被绷紧的面罩勒压得很深的血痕。我提出要回去看看儿子,没想到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接着,妻子脸色一变,温情的说:“特殊时期,我们是需要你,可是村里更离不开你,你就安心的在那里工作,家里有我你放心。”
家人的支持就是最大的动力,我工作起来更无后顾之忧。连日来,我们村的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并肩战斗在一起,全身心地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相信,所有人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抗击疫情我参与 纪检监察勇担当
——阳信县信城街道纪工委积极投身抗击疫情攻坚战
3月初,新冠病毒侵袭阳信,全县上下共同抗击疫情。信城街道纪工委4名纪检监察干部也都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既当监督员也当战斗员。纪工委书记王艳,孩子上二年级,对象在封控小区当志愿者,吃住在小区;纪工委副书记孙珊珊,对象是公安干警,每天吃住在单位,家里两个孩子,老大上二年级,老二刚2周岁;纪检监察干部李静,对象也是公安干警,每天也都在单位值守,家里两个孩子上三年级;纪检监察干部吕国达,家住滨州,家里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2岁。疫情面前,他们都果断放下对家庭的牵挂,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是3月14日晚上11点多开始的,纪工委4名同志全部主动请缨到帮包力量薄弱的程坞社区帮助工作。王艳带领一组采样人员到2个点开展采样工作,结束时已经是15日早上5点多,完成工作后她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冻得手脚冰凉。孙珊珊和李静每天主动下沉社区,穿上防护服帮助医务人员登记信息,从开始不知道怎样防护登记,到现在已经熟练掌握穿脱防护服、专业消杀、快速登记等各项技能。疫情发生以来,阳信边境交通管制,只许进不许出,在这种情况下,吕国达毅然选择从滨州回到工作岗位,跟同志们一起抗击疫情。
关键时刻,信城街道纪工委4名纪检监察干部把工作从办公室转移到了社区、小区、网格,全员核酸检测的时候哪个社区人手不够就冲到哪里志愿服务,同时注意发现工作中的漏洞短板,核酸检测结束后走遍辖区内的每个社区、网格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3月份以来,共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30余次,发现问题100余条,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穿红马甲的“麻花辫”姑娘
我叫张峥,是无棣县纪委监委信访室的一名纪检干部。
疫情发生以后,县纪委监委迅速成立“清风”志愿服务队,支援抗疫一线,我如愿成为其中一员。“志愿红”马甲套上两层羽绒服依然有些晃荡,胸口的党徽却为我单薄的身体注入无限的能量。
“志愿红”的第一站,我被安排到信阳镇灶户杨村协助核酸检测,登记核酸检测信息,维持现场秩序,核实是否应检尽检……那天,近两万步数带来的体能消耗很大,“洪荒之力”所剩无几。
我刚固定好最后一排警戒线,突然发现一名村干部从兜里摸出烟背过身去迅速点燃,摘下口罩就大口的吸起来。我知道连续的加班让他很疲惫,想抽口烟解解乏,但是防疫规定必须遵守,不能有任何借口和理由。我连忙跑过去拍了拍他肩膀,大声喊道:“哥!请你把烟掐了,公共场所不能摘口罩啊。”说着,我又顺势看了一下附近几个准备摸口袋的人。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掐灭烟、戴好口罩,讪讪地说:“你这就算是发现问题了啊,我这也是立即整改了吧?”我也哈哈地笑起来:“遵守疫情防控纪律,咱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执行啊,群众看着咱呢。”周围的人都露出理解的笑容,那几个摸口袋的也悄悄把烟又塞了回去。
前脚刚让村干部放下烟,回身就看着身后苗条的“长龙”开始压缩,往“肥仔”方向发展。不行,间隔1米是疫情防控的硬要求、死杠杠儿,于是我扯着嗓子喊,“往后退,往后退”,大部分的人都很听指挥,自觉地退到了安全线。可“长龙”里总有那么几节儿略显臃肿,扎堆儿寒暄聊天。我于是去扮演那个“搅局”的人,这堆儿大娘们讨论着“现在菜真贵呀,黄瓜西红柿多少钱”,我就去说“大娘咱都散开了,疫情早日过去,物流正常通行了,菜才能便宜下来呀”;那堆儿大爷们说着“出不去打工了,坐吃山空呀”,我就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歇两天咱更有劲儿挣钱。”这时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说:“你们怎么都不听话,要是在幼儿园,都要挨训了,阿姨,妈妈说我有1米高了,你横抱着我,我帮你量量他们离得够不够远。”大人们互相调侃还不如个孩子,就这样,来回的插科打诨,终于让“胖仔”又变回苗条的“长龙”,大家排队的心情也变得舒缓起来。
最近天气变幻,下雨那天我们被浇成了“落汤鸡”,衣服贴在身上难受,胳膊都感觉冻成了冰棍儿。但我们的心情并没有低落,战斗在一线,和群众在一起,觉得特扎实特安心,整天都是情绪饱满、斗志昂扬。
从成立志愿服务队到今天,我们16批240余人次的“志愿红”投身信阳镇的10轮核酸检测、驻村值守一线,以“硬核”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纪检监察力量。
瞧,天又晴了!柔软翠绿的柳条迎着远处盛开的杏花,春天是真的来了,相信所有美好,都在不期而遇的路上。我还是那个穿红马甲的麻花辫姑娘,迎着阳光,守着信仰。
做好监督检查 助力疫情防控
“你们工地落实封闭式施工采取了哪些措施?”“员工集中核酸检测采样做了第几轮了?”“日常生活有保障吗?”因为疫情的原因,到建筑工地对场所封闭管理、全面消杀、核酸检测、应急处置等疫情防控措施到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变成了我近日的日常工作。
我叫何志超,是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发生以来,委里及时成立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组,前往抗疫一线进行督导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实行“日督查、日汇总、日报告”,及时反馈给部门负责人和行业责任部门,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好疫情防控行业监管职责。为确保整改到位,我们每次监督检查都会带着问题清单,对已经整改的问题进行“回头看”。这种方式有力促进了各类问题真正整改到位,提升了工作成效。
一天的现场督导任务下来,“微信运动”显示每天都2万步左右,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说“工作锻炼两不误”。白天现场督导检查结束后,我们晚上还要回到单位汇总数据、分析研判,形成当日报告。对于汇总问题时发现的共性问题,需要及时推送给相关部门要求他们举一反三进行整改。办公室的晚上灯火通明成为了常态。我对象在社区负责疫情防控,也是天天不着家。每天我俩上班的时候孩子还没醒,回来时孩子已经睡了,家里老人告诉我们,孩子说都快忘记你俩长什么模样了……
又岂止是我们俩,疫情发生以来,委里还有5名同事下沉一线,包保重点企业,指导帮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2名同事参加志愿服务,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交通卡口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1名同事抽调参加全市监督检查工作,已经将近20天没有回过家了。为了守护这片家园,每个人都在努力着。
截至目前,我们督导检查组已累计检查重点部位300余个,现场发现各类问题115个,接收上级督导交办问题255个,已全部整改完毕,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地提供了坚强保障。